- 杨宜宁;白柳;姚瑞敏;
以培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双师素质"为切入点,阐述高职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青年教师培养的必要性。通过某高职院校数据调研,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从多个层面提出青年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具体途径和有效措施。
2017年06期 v.26;No.132 14-1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林宁;张亮;
为更准确地了解高职学生挫折教育现状,并分析其形成原因,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调查法初步确定了量表测定项。采用SPSS19.0软件对回收的494份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编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高职学生面对的主要挫折来自学习与就业两个方面:在就业挫折方面,表现为显著性的性别差异;在个体能力挫折方面,表现为性别和年级的显著性差异。因此,在后续的挫折教育中,应加强高职学生挫折认识教育,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和挫折体验活动,建立丰富的挫折应对资源,使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2017年06期 v.26;No.132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丽萍;徐蕊蕊;
政治认同是国家政治观教育中的最根本因素。在充分调查基础上,研究高职学生政治认同现状,分析积极政治认同及消极政治认同形成的原因,提出对于高职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对策思考,以期改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017年06期 v.26;No.132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慧;李俊杰;陈恩;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面临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建设经费紧张等问题。研究利用Iaa S模式建设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实训平台的必要性、利用公有云开展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教学与实践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公有云的成本效用分析等,为建设"互联网+"环境下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的课堂建设、教学和实训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
2017年06期 v.26;No.132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德虎;
"互联网+"技术给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课程的传统教学带来机遇与挑战,课程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以"汽车制造工艺技术"课程为例,从"互联网+"的概念及内涵特征入手,分析高职汽车类专业课程传统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以课程教学改革为抓手,从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新教学模式、开发移动数字化学习资源"云教材"、搭建"互联网+"网络学习平台"云班课"、实施移动学习背景下的开放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2017年06期 v.26;No.132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1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珺铭;王婧如;计伟;杜伟华;
MOOC的快速发展使其教学效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MOOC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如何值得探讨。首先,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班组学生人数、学习的平均进度、视频播放次数和重复观看率之间的关联性。其次,使用马尔科夫链模型对各组数据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班组学生人数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视频播放次数和重复观看率呈快速下降趋势。
2017年06期 v.26;No.132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西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全过程需要重视生活化融入。就目前而言,面临着全过程融入有待加强,知识化倾向较为突出,灌输式教育仍较明显,话语亲和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增强生活化融入,需要加强教学氛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的生活化转化,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教学过程的有效途径。
2017年06期 v.26;No.132 39-4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5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继荣;
高职高专笔译课培养初级应用型翻译人才,其教学模式必然要与传统笔译教学有所区别。在高职高专笔译课中引入多模态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教学效果更优。结合教学实践,在明确教学模态选择原则的基础上,从笔译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翻译实践及评价体系等方面展开论述,尝试为高职高专笔译教学提出具时代感、实操性强的多模态教学模式。
2017年06期 v.26;No.132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3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韵雪;岑慧红;胡志敏;
语类是行业的符码,是反映行业特征的意义单位。将语类引入英语教学是高职行业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语类教学法框架和行业英语的特征,以护理英语教学中交班报告为例,探讨层级化的语言特征和以之为基础的语类教学法对行业英语教学的启示。
2017年06期 v.26;No.132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司首婧;
现代学徒制作为现代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与企业实际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通过对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现实基础以及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现状的分析,提出推进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需要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实习内容,构建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完善内部管理,建设适合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评价模式,建立"三个课堂"有机结合的育人体系;建立结构比较合理业务水平较高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2017年06期 v.26;No.132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4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甘益慧;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领域的一种特殊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学徒培养最大的区别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徒可以成长为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人才。隐性知识的习得与迁移是培养现代学徒的重要因素。首先,立论于SECI模型的理论视角,探索并建立个体隐性知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生成及转换模型;然后,从四个方面探讨现代学徒制职业人才培养途径:在企业真实工作过程中习得隐性知识、校企协同合作开发隐性知识课程体系、创设教学情境诱发产生隐性知识、改进教学策略外显和内化隐性知识。
2017年06期 v.26;No.132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0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沈奇;
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经济转型相伴随的深刻产业变革急需培养符合现代技术发展、现代产业转型升级及现代社会服务变化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新职业主义主张的核心技能(core skills)理论强调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整合,注重培养学生完成任务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关注能力培养的通用性、可迁移性和工具性等。这一理论和实践对高职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借鉴范式。
2017年06期 v.26;No.132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2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叶建国;
近几年,高职教育一直在探索新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在把握"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发挥"学科"优势、搭建自主学习平台,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该门"学科"的学习能力,认知体系和知识结构。
2017年06期 v.26;No.132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5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袁年英;
职业能力是高职学生胜任其毕业后从事行业、企业一线专业岗位工作的根本。随着行业、企业一线专业岗位工作日趋综合性、变化性和多样性,不仅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也有了新要求。因此,更新高职教育理念、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教学方式方法,是高职教育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以适应行业、企业一线专业岗位工作需要的必然选择。
2017年06期 v.26;No.132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2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包敬海;
PLC课程特别强调实践动手,但是实验箱价格较贵,学生难以获得充足训练,学习效果不佳。为此,提出利用FX-TRN仿真软件开展教学的方案。FX-TRN具有零成本、直观形象、实验效率高等优点。通过理论课融合、实验课结合、设计项目超市、课外趣味题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训练,并在自由设计中不断提高实战能力。实践表明,利用FX-TRN开展PLC教学,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PLC技术,学习效果良好。
2017年06期 v.26;No.132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6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玲敏;武晓燕;
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讲授,另一半给学生讨论,并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这种"输入—内化—输出"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二语习得领域的输入假设、建构主义理论、输出假设和交互假说等理论基础,因此可以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在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互动环节的现存问题进行归因的基础上,通过调节和控制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有效提升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2017年06期 v.26;No.132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2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月;
慕课经历了近几年的蓬勃发展,逐渐显现出一些与现状不适应的问题,包括居高不下的辍学率及较低的社会认同度等。在后慕课时代,有必要针对慕课发展中展现的问题进行改进。从慕课存在的问题入手,重点阐述了基于SPOC概念下如何对慕课资源进行约束性改进、学习空间构建上的"逆碎片化"思维及关键路径构建等,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改进型慕课的效果。
2017年06期 v.26;No.132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方歆;
现代学徒制将传统学徒制和现代学校教育结合起来,走校企合作、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共建课程体系、共同教学和评价之路。现代信息化将带来第三次工业革命,在这个背景下,信息技术也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等,对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赋予现代学徒制以新的内涵。为此,以现代学徒制项目班为例,研究和探索信息技术在现代学徒制项目班教学中的应用。
2017年06期 v.26;No.132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5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柳清秀;张朗;袁芬;
高校教师使用PPT课件授课,有些教师是"一P(PPT)到底",出现"零板书"的状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高校教师在使用PPT课件授课时,应在章节标题、重要概念、理论讲解、推导演示、图表公式、案例分析和习题辅导等七个结点处运用传统板书明确书写出其内容,以改变视觉方式,减少学生盯看PPT而产生的视觉疲劳,从而促进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为高校教师使用PPT课件授课时运用传统板书的结点提供参考。
2017年06期 v.26;No.132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5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