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慧;
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促使人才需求的变化,利用互联网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不仅关系到人才市场的发展,也是稳步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应积极利用互联网对现有的职业技能鉴定形式和制度进行改革和升级,扩大宣传力度,利用VR和AR技术升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系统,做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推行动态化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积极参与职业培训包的开发工作,做好大数据监测等,为"中国制造"输送智慧型技能人才。
2017年04期 v.26;No.130 20-2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余冬阳;张东;
职业文化是指人们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并与职业高度相关,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意识、职业纪律、职业礼仪和职业行为等内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表征。图书馆的职业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既包含适应现代职业体系的具有普适意义的文化特征,又包括具体到某一职业的相关文化表征。研究实践发现,创新空间体验、建立职业教育特色馆藏、校企文化融通和转变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手段是建构图书馆职业文化特色的有效途径,能够有助于图书馆创新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和职业教育发展。
2017年04期 v.26;No.130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5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姜英华;
"十三五"规划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科技创新,而现有的高职科研工作定位不清、方向不明,在科研内容、科研方法和科研目标上存在生态位游离,与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和普通本科院校发生生态位重叠,严重束缚了自身发展,也影响了高职科研作用的发挥。对于高职科研而言,人才培养是终极目标、产学研融合是成长策略、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价值所在。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本色定位、实践定位、区域定位等方法矫正科研生态位,并根据生态因子和成长周期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其健康有序发展,真正焕发生机和活力。
2017年04期 v.26;No.130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6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旭东;费圆苑;
在顶岗实习中,是否发生"劳动给付与接受行为"是区分法律上劳动关系与民事关系的重要标准之一。通过分析顶岗实习的三个阶段及特征,从国家政策文件的内涵、西方学徒制、教育研究者的调研文章及笔者对顶岗实习现状调研等不同视角对顶岗实习过程发生的"劳动给付与接受"进行论述,并分析其存在的原因。
2017年04期 v.26;No.130 32-3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晓波;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职业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面对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不均衡的现状,以专业认证提升高职教育质量是一种可行的选择。通过对专业认证制度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的研究与分析,构建基于工作本位学习的适合中国文化传统和教育制度规范的有中国特色的专业认证发展模式,对于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极大地理论和实践价值。
2017年04期 v.26;No.130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7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周豫湘;谢军;
成果导向教育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之一,对于高职课程改革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当前高职课程改革存在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内容欠合理、教学过程传统化、考核评价较单一等问题。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以"餐饮市场营销"为例对高职课程改革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四化",即课程目标成果化、课程内容情境化、教学过程任务化、考核评价多元化,并探讨了深化课程改革需要注意的问题。
2017年04期 v.26;No.130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1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罗艳;
当前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面临多种挑战,包括外贸行业环境变化、跨境电商的繁荣、创新创业精神的兴起、培养对象特征的改变等。从人才培养面临多重挑战的角度出发,分析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改革途径举措,提出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三维三融三实"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外贸行业输送具备核心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的新型优质人才。
2017年04期 v.26;No.130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裴云;
高职教育知识类型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成为认知高职教育的新视角。从知识分类的三个基础性视角出发,对当前高职教育出现的知识分类观点进行描述与分析。指出知识的特质是教育类型的本质特征,加强对知识的认知成为高职教育未来发展的核心切入点。
2017年04期 v.26;No.130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6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春荣;
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之一在于能够将学生的个人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统一,工学一体化模式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目标。以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企业战略转型的人才需求为背景,从分析工学一体化模式的内涵及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入手,借鉴工学一体化模式的发展经验,基于课程体系、师资结构、实践场所、实施程序四个方面提出了优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路径,并在具体措施方面给出了对策与建议。
2017年04期 v.26;No.130 56-5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郑伟;费晓瑜;巴世光;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面对新的形势,提出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针对大多数学生,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强调实际应用项目的融入,并搭建独立的网络学习和交流平台——教学云平台,使高职学生进一步体验到互联网学习的便利;另一方面,建立高职学生研发小组,独立培养敢于接受"互联网+"时代挑战的学生,让他们进行应用方面的探索与创新,承接智能制造和创新创业的使命。随着对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希望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7年04期 v.26;No.130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1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文华;高军林;王俊;
在高职院校采用科研导师制进行个性化教育试点与探索,将专业科研个性教育和班级制教育有机结合,挖掘部分优秀高职学生个性化特点,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高职人才。以工业分析技术专业为例,介绍科研导师制在高职院校个性化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从科研导师制教育模式的构建、实施、关键点和效果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2017年04期 v.26;No.130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谢盈盈;杨虹;
职业精神培养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提升现代企业竞争力的客观需求和实现个体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职业精神培养的关键环节,实训教学必须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针对现存问题进行改革,实行多元化教学,注重精细化管理,开展系统化评价,更好地培养既具备实践动手能力,又具有职业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017年04期 v.26;No.130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庞继伟;于延军;
技能大赛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融合是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归纳两者在融合过程存在的问题,明确两者有效融合的四个关键点,为两者有效融合理清逻辑关系。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目标,针对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评价机制建设与实训实践条件建设四个关键点阐释两者融合的基本规律与途径,为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与借鉴。
2017年04期 v.26;No.130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6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沈凌;王劲松;
混合式教学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实施线上教学、线下教学、线上学习、线下学习四方面混合的新的教学范式,既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依托MOOC平台在线、开放的优势,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工程制图及CAD"进行混合式教学探索,它适应了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使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案例研究表明,利用MOOC开展混合式教学,教学活动设计是关键,丰富的教学资源是保障。
2017年04期 v.26;No.130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5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吴和生;
近年来,人才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五年制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培养具备科学素质人才是各个院校文科专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五年制高职文科学生,设计调查问卷,查找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从树立新教育观、加速课程改革、开展科普实践活动和建立教师队伍的解决策略。
2017年04期 v.26;No.130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顾力豪;刘岗;
面对互联网和教育技术的发展,在重新梳理混合式教学理念的前提下,立体把握传统课堂与慕课相结合的混合式英语听说教学优势,尝试构建一个混合式英语听说教学模式,讨论相关案例应用并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希望通过传统课堂与慕课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探索提升英语听说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2017年04期 v.26;No.130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5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于亚琦;赵俊明;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人们已经进入了高效、快捷、移动、互动性强的"微时代",多模态教学逐渐成为了英语教学的主体。"微学习"融入多模态教学,将会给英语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体验。通过阐述"微学习"的内涵,对教学实践进行了数字调研,检验了"微内容"、"微媒体"等在英语多模态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将"微学习"多模态实践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对比,探讨"微学习"在英语多模态教学中的应用的优势。
2017年04期 v.26;No.130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