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建;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作为培养大国工匠的高职院校,面临专业精神缺乏理性支持、职业态度缺乏情感认同、人文素养缺乏价值追求等诸多新的挑战。在经济新常态下,高职院校要重塑和培育工匠精神,需用"供给侧思维"引领实施"四融入"工程,创新现代学徒制,将"三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积淀,让工匠精神在高职教育中生根、开花、结果,进而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让发展后劲持续有力。
2017年01期 v.26;No.127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5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王琼;
"一带一路"战略的加速推进和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催生了对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基于杭州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和跨境电商企业用人需求的分析,高校应从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机制、素质拓展体系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路径,旨在提高跨境电商人才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推动跨境电商行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2017年01期 v.26;No.127 44-4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3K] [下载次数:10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王云江;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深度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机制,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趋势。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产业链供应思想,在分析农业高职院校与农业产业生产单位两大主体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以产教融合联盟为平台,构建农业职业院校适应不同利益者需要的"双元分层交融"的产教融合模式,并对该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
2017年01期 v.26;No.127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9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宝文;马国栋;
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根据本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从专业层面分析,提出以竞赛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思维,激发大学生创业兴趣,有效实现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全方位培养和提升,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17年01期 v.26;No.127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7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孙玲;于广华;王庭之;秦红兵;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高职院校个性化的学习模式提供了多样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学和学生的特点分析,阐述了高职院校开展个性化学习模式已经具备的基础条件,从高职院校、任课老师和学生三个方面讨论了高职院校在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开展个性化学习模式的实施方法,并就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2017年01期 v.26;No.127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4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严雪晴;
产业升级和社会融合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产业升级和社会融合视阈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现状,探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阐释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发展内涵,提出构建一个核心、两大主题、六方平台协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养新模式。
2017年01期 v.26;No.127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5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胥郁;
协同创新理论的提出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解放了思想,实践教学则成为推动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有力抓手。深入分析两者间的共生机理,对促进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全面发展和推动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均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借助比较框架理论,仔细研读协同创新和实践教学的内涵、外延,发现两者有着共同的思想缘起,在时间脉络上呈现出承前启后的关系。在内涵结构上,两者表现出要素互补、结构交融、特征相仿等特点,同时,两者发展的目的愿景殊途同归,知识共享是两者基本的逻辑起点,合作共赢是两者共同的发展愿景,人才培养是两者根本的目标诉求。
2017年01期 v.26;No.127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4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丽平;张思思;
芬兰学徒制培训获得长足发展与其完善的保障机制密不可分,其保障机制包括了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这一机制所蕴含的理念与内涵为我国构建现代学徒制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2017年01期 v.26;No.127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7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杰志;徐炳文;
针对民办高职院校发展上普遍存在浮躁、急功近利、一夜成名等教学育人伦理困境问题,分析学校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价的伦理困境相关性,阐释消解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价的伦理困境是实现学校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其在创新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价中消解教学育人的伦理困境,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的成功实践。
2017年01期 v.26;No.127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8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程亮;
以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研究实训课程中学习行为(动机与态度)及学习成效(满意度与绩效)之间的关联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实训课程的学习行为的确会影响学习满意度以及学习绩效。当学生认为会计实训课程对所学主干课程的帮助越大时,则上实训课程的动机与正向态度越强,与主干课程配合程度也越高;当上实训课程的动机与正向态度越强时,则实训课程设计越多元化,最终结果会使得学生的满意度越高。在学习绩效上,实训课程的设计有助于对学习主干课程的帮助。
2017年01期 v.26;No.127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4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鲍仲辅;曾德江;
基于QFD理论建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控制模型,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通过构建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措施三个质量屋对人才培养各环节展开逐层递进分析,明确每个环节的内容、权重以及相关性。基于该模型不仅能实现人才培养紧密对接企业需要,也便于在人才培养中把握关键环节,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人才培养效益最大化。
2017年01期 v.26;No.127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5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