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荣敏;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千行百业,成为驱动变革和创新的关键力量。本文基于人工智能时代对产教融合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从能力需求、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平台建设等方面分析了不足,提出以“需求导向、技术赋能、多元协同”为核心逻辑,以“四大一新”为路径优化策略,并例举了天津职业大学人工智能背景下推进产教融合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
2025年02期 v.34;No.176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张阳;
产教深度融合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进入到系统性、整体性变革的新阶段。通过构建新型的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和产业体系之间的协作演进关系,解决高职院校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结构性矛盾。目前,我国产教深度融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共识之困、共赢之困、共治之困”,制约着“产”与“教”的深度发展。基于系统论视域,分析产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历史逻辑、价值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协调多元主体利益诉求,打造产教深度融合的利益共同体,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适应性,通过协同育人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的共同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高水平智力支持。
2025年02期 v.34;No.176 2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曹登华;
产教融合是国家推动产业和教育良性互动、融合发展的一大战略,是职业教育领域里的改革开放。空间距离是影响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因素之一,产教融合也包括产教空间的融合,目前职业教育产教空间分离状况还很普遍。城市产业园区是产业核心企业及配套企业(成链)聚集的地方,利用国家对产教融合在财税、用地、金融等政策支持和产业园区的职业教育用地、建筑和生活设施等,吸引优秀职业院校各院系或专业(群)入驻城市相应产业园区,实现产教空间融合,为产教深度融合打好基础;职业院校实施1+N分布式办学,园区成立产业学院或园区大学,充分实现产教资源的共建与共享、人才共育和技术服务等,实现产教相互配套和深度融合,完善教育链和产业链。
2025年02期 v.34;No.176 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