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访问量:234671

特约稿件

  • 数字经济发展对京津冀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基于与长三角的比较

    吕静韦;

    基于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机理,以2011年至2020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京津冀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较长三角地区偏低,但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效果优于长三角地区,其中,人力资本起到了较好的调节效应。建议构建京津冀地区全新的数字化技术体系,加快京津冀数字化规划和布局,加大数字化专业人才培养力度,重振京津冀地区数字化人才优势,为产业结构优化和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有效支撑。

    2023年01期 v.32;No.163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2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我国职教师资培养路径辩证研究及创新方向

    陆俊杰;

    从国际上看,职教师资培养主要有教学优先和技能优先两种路径。两种路径均在不同国家得以实施,也各自具有优劣。教学优先主要依托相对完整的职教师资培养机构进行,具有技能学习系统化、师资教育教学技能高的优势,但实践操作能力需要另行补缺。而技能优先的培养路径以来自于行业企业的工作者为主要对象,职教师资具有实践能力强的优势,但仍需接受教育教学技能的专项培养。我国要充分发挥教学优先路径的优势,着眼于技术学习规律和职业教育规律等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着力实现学生技术学习的持久性和前瞻性,并提升学生的技术创新力。

    2023年01期 v.32;No.163 9-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发展战略与对策

  • “十四五”时期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现实困境与改进路径

    刘聪;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办学形式,是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通过对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指出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主要现实困境,提出通过加强党的建设、优化各项布局、提升合作办学质量、增强国际教育供给和推进在地国际化等改进路径,提升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质量。

    2023年01期 v.32;No.163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7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内涵式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转型发展路径探析

    李卫霞;

    转型发展既是高职院校突破同质化发展困境的重要方式,也是高职院校自身改革与质量提升的内在要求,更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内涵式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陷入同质化发展、校企合作持续性不足、资源配置结构性较差及人才培养贡献率较低等现实困境。对此,高职院校应构建自身转型发展模式,明确转型发展的切入点、突破点、核心点及动力点,实现高职院校转型发展。

    2023年01期 v.32;No.163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4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培养模式探索

  • 新时代下“双元”培育模式区域改革探索与反思——以焦作市为例

    刘素梅;范学刚;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产教融合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区域经济的关键因素。焦作市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推行“双元”培育改革。通过实践后的反思,提出了建立地方法规、加大扶持力度、购买专项服务、健全评价机制等建议。

    2023年01期 v.32;No.163 26-3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全产业链生态融合时代跨境电商人才生态化培养模式研究

    鲍建军;

    在跨境电商全产业链生态融合时代,跨境电商发展日新月盛,与之而来的人才需求问题日益凸显。基于浙江省跨境电商企业的调查,探索生态化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解决人才短缺问题。生态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政府部门为桥梁,联合高校和跨境电商企业,建立“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设置两端并进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开展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培养方式,建立“三一”制的人才激励机制,为新时代下跨境电商的发展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2023年01期 v.32;No.163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0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专业与课程改革

  • 高职教育涉海专业界定依据和专业范围研究

    徐丛;

    为提升高职教育对海洋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并促进高职专业与海洋产业对接,探讨界定高职涉海专业的依据,探索建立高职涉海专业名录,以海洋相关高职院校为例进行高职院校涉海度分析,并针对现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相较其他资料,由于契合高职教育侧重应用的特点,与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 20794-2021)中所规定的海洋产业的对应关系最适合作为界定涉海专业的依据;按照与海洋产业的对应关系及办学区域等因素,确定目前高职教育涉海专业共26个;高职院校目前涉海度最高为0.37。海洋特色高职院校应丰富涉海院系专业、建设涉海专业群、推进涉海专业聚集,基于当地产业特色增补涉海专业,加快本科层次海洋职业教育发展。

    2023年01期 v.32;No.163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基于PGSD模型的书证融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

    罗丝;

    书证融通是1+X证书制度的主要内涵,需要有相应的课程体系来承载和实施。然而现有的书证融通课程体系存在形式大于内涵、学历证书和X证书教学“两张皮”的问题。数字经济时代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文章以试点单位跨境电商专业为例,运用PGSD能力分析模型分析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结合“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以满足人才可持续发展、符合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为标准,探索书证融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路径。

    2023年01期 v.32;No.163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6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价

  • “5G+智能技术”时代图书馆新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韩红蕾;

    5G技术凭借其高速率、大连接、低延时、高可靠性等优势,为信息技术赋能并推动诸多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同时也为图书馆转型升级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将智慧图书馆置于“5G+智能技术”背景下,构建图书馆新生态系统,以实现图书馆知识服务智慧化、虚实场景交互化、信息资源安全化、管理决策智能化、联盟共享协同化为目标,设计包含融合共生、安全保障、循环动力、联盟协同、交互共享与监督反馈的运行机制,构建包括物理设备层、数据资源层、技术融合层、功能生态层和应用交互层五个层级的图书馆新生态系统逻辑架构,并提出实践路径,以期为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2023年01期 v.32;No.163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2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山西省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现状调查研究

    张悦言;郑艳丽;

    以山西省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EXCEL和SPSS26.0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受性别、学历、所学专业、生源地、家庭收入等因素影响。大学生面临不同的健康困扰、对健康信息的依赖性较高、缺乏对于专业文献信息检索方面认知的能力、对健康信息获取的途径了解不足。为提高我国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水平,应逐步培养大学生健康信息意识、提升健康信息素养相关技能、加强社会健康信息资源的传播与监管。

    2023年01期 v.32;No.163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6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科研开发与服务

  • 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效果评价与长效机制研究——基于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的调查研究

    杨贤超;朱德胜;刘榛;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与输送高地的职业教育,更有责任与义务为乡村振兴培养和输送所需人才,服务好乡村振兴与发展。为了对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效果进行评价,从“面向乡村地区招生的倾斜度、面向乡村本土化人才的培育度、面向乡村产业发展的产教融合度、面向乡村产业经济发展的专业设置匹配度”等四个方面构建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的调查研究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分别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提出构建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2023年01期 v.32;No.163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双高院校社会服务效率评价研究:基于54所双高院校的实证分析

    高杰;

    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效率,对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促进社会经济有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DEA分析法,对54所双高院校的社会服务效率研究发现:双高院校社会服务效率尚未达到DEA有效,经济区域间及区域内的双高院校其社会服务效率差异较大,非DEA有效的双高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投入冗余、社会服务产出不足的问题。双高院校需要推进院校治理现代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深化“三教”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产教融合机制,加强产业服务发展力。

    2023年01期 v.32;No.163 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7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思政教育

  • 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

    蒋桂红;褚天霞;甘佳讯;

    身兼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英语课程在落实高职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英语听说(1)》课程思政的微观教学设计为例,阐释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OIPA模型,强调教学目标的精准性、内容组织的融合性、流程设计的渐进性和评价反馈的综合性四要素的有机协调与循环促进,通过系统化设计确保思政教学目标的达成,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有效解决思政教育和语言教学“两张皮”的现象。

    2023年01期 v.32;No.163 72-7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7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高职劳动教育与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对比分析

    吴慧;何共公;杨艺萌;

    高职教育与中小学教育属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其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各有侧重,实施路径各有特色。文章通过对比分析高职劳动教育与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研究异同,总结高职劳动教育和中小学劳动教育现有实践路径与不足,提出高职劳动教育与中小学劳动教育融合发展的建议,为高职院校和中小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参考。

    2023年01期 v.32;No.163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7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教坛广角

  • 高职学生毕业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唐晋;

    高职学生毕业选择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应从微观、中观和宏观维度整体进行研究。通过对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民族、户籍和学生的学业成绩显著影响高职学生的毕业选择;学生微观层面的专业兴趣、自我提升意愿、升学信心和中观层面的家庭、学校资源以及他人影响对其毕业去向选择具有显著影响。研究启示:当前高职学生在就业和升学方面的异化问题不容忽视,应不断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发展生涯教育。

    2023年01期 v.32;No.163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1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德国跨企业培训中心本土化实践与反思——以A市跨企业培训中心为例

    牛国兴;

    跨企业培训中心是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中企业一元的重要补充。为提高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精准度,A市将跨企业培训中心模式本土化,成立由国有企业运营的“跨学校跨企业培训中心”。该培训中心建设之初形成了企业化运营、模拟真实生产实训、企业主导学员遴选、以能工巧匠为师、“学校—中心—企业”三方联动共育人才等特色,几年后却陷入续存困境。为走出困境,需努力破解国有企业办好职业教育难题、跨企业培训中心可持续发展难题和职教改革与职业院校平稳发展等难题。

    2023年01期 v.32;No.163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3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